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先给女孩们加油

LOOKURATING 看什么策展
2024-09-07




2022年2月《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在意大利电视台开播,凭借着《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文译本的陆续出版和前两季聚集的优良铺垫,这部改编自埃莱娜·费特兰畅销现实主义小说的影视剧,过去的一年中在中文网络引发了不少讨论和回应。


2023年1月4日,同作者的最新作品的影视剧版《成年人的谎言生活》正式上线。同样都是少女成长的故事,在那不勒斯海湾,咸鲜的海水勾勒出成长的苦涩痕迹。


那些无法言说的心理情绪,与其说是关于两性的愤怒战争,不如说是在其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界限消失”。


正如,伍尔夫对于男女两性的评价,我看他们在行人道道上挤来挤去——人生都是艰难困苦的,人生是永久的挣扎奋斗,需要绝大的勇气和力量。我们既是多幻觉的动物,所以最需要的是对自己的有自信。没有自信,我们就等于摇篮里的婴孩。








“我的天才女友”





无论是小说还是后改编的影视剧,《那不勒斯四部曲》都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出发,并且难能可贵的是两种艺术形式都做到了细致入微的表达。


埃莱娜·费特兰如入刀解剖般的语言,将友谊与家庭、爱情与婚姻、阶级与党派斗争的表象如数剜开,残忍地将我们推向虚掩在光鲜粉饰后的本质。





直到莉拉的出现在生活中,埃莱娜·格列柯一直是老师眼里,甚至是那片贫穷且落后的社区中最聪明的学生。两人的缘分始于儿时的布娃娃游戏,此后便一直成长在彼此的依赖与暗自竞争的矛盾关系中。


莉拉是那样的聪明、漂亮、自信,她就像一只美丽的小豹子,每个人都会为她独特的魅力所折服。


埃莱娜默默地羡慕嫉妒着自己天赋过人的女友,直到两人之间的羁绊因求学而产生了裂痕——在那个封闭保守的年代,女孩只需要读完小学就要开始给家里帮工。





埃莱娜幸运地得到父亲的支持而顺利升入中学,踏上了孤独的学习之路;莉拉则早早在鞋店工作并在十六岁那年嫁给了肉食店的老板,两人的命运从此走上了社会阶级的两端。


两个女孩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向上走,一个因为个性的棱角而落得伤痕累累,一个则在隐忍与顺从中,获得了看似“光鲜亮丽”的人生。


正如埃莱娜自己所言:“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费特兰将这两个贫穷的乡镇女孩之间的友谊之爱、分离和重逢,铸造成那不勒斯那片社区的悲剧。





无论是生活还是小说中,一段友谊里,更强大、性格更丰富的那个人会让软弱的那个人的形象变得模糊。但是在埃莱娜和莉拉的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埃莱娜,从自身的从属位置中获得了某种才智——那让莉拉失去了方向,心晕目眩。


这种过程很难描述,但也正是这一点让我着迷。可以这么说:在莉拉和埃莱娜的生命中,有很多事件显示了一个人如何从另一人身上汲取力量。但要记住这一点:这不仅表现在她们帮助彼此的层面上,同样也体现为她们互相洗劫,从对方身上窃取情感和知识,消耗对方的力量。


——埃莱娜·费兰特答意大利《晚邮报》采访(2011)







“女性与小说”

  意味着什么?





最普遍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以“距离产生美”这句谚语对于审美行为进行简单的描述。布洛曾提出“心理距离说”,他认为审美快感的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一种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适当距离。


这种距离消除了主体对客体的实用态度而使快感呈现为美感,因而主体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同样,这也是文学和艺术独有的力量。





距离,是生活在文学化和艺术化之后能为人深深感知的重要因素,即便未曾经历,但依然同声相应。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家与导演细腻的艺术语言表达,在微妙的点染之间触动着每位观者的心灵——或多或少,我们在自己身上看到过埃莱娜和莉拉的影子。





我们回顾作品中埃莱娜和莉拉走向不同命运的起点,应当是两个女孩用从唐·阿奇勒那里得来的“零花钱”买了一本《小妇人》。


女孩们读书的契机是那样单纯——想像如《小妇人》的作者一样写书赚钱,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沉进了文学的世界。





最终埃莱娜从比萨高师毕业,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小说家;莉拉是那样的聪慧,满怀着一腔对知识的热爱却依然未能逃脱家庭、婚姻对其才能的扼杀。





可以说,《小妇人》和两个女孩之间的秘密约定在不知觉间给予了她们在后来人生道路上的走下去的信念。


这不由地让我们追问“女性与小说”的关系,可能对于很多女孩而言,她们的女性独立意识的萌发也源自于小说。





“可以聊聊范妮·伯尼,发表几句简单的评论;再多说几句简·奥斯汀;可以向勃朗特姐妹致敬,再描述一下冰雪覆盖的霍沃斯故居;如果可能的话,再提一下米特福德小姐,调侃几句;再说说乔治·艾略特,表达一番敬意;最后再提几句盖斯凯尔夫人,这个话题就说完了。”


除了伍尔夫列举的这些,还有我们很多都很熟悉女性作家张爱玲、林徽因、萧红、王安忆……





但我们需要记得,直到18世纪西方中产阶级的女性才拿起笔来写小说。在那之前,她们甚至不被允许踏进大学的图书馆。


在过往更长的历史时空内,无数面貌多样的女性形象已经被塑造在经典小说诗歌里的字里行间——而这些文字却都由男性写下。在艺术中,她们被歌颂为“女神”或者是“圣母”,却也逃不过被关在屋里殴打,并在历史中缺席。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书中直言不讳地讨论,经济基础与独立空间之于女性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这是过去对女性作家生存境况的揭露。



“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

那么她必须拥有两样东西,

一样是金钱,另一样是一间自己的房间。”





“女性连半个小时都挤不来.……她们没有自己的时间”,她总是受到干扰。简·奥斯汀一辈子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作。


“她居然可以做到”,简·奥斯汀藏起的那些手稿,她的侄子在回忆录中写道:


“太惊人了,因为她没有专属的书房,大部分作品的写作地点都是在大客厅,那里有很多生活琐事的干扰。她写得很小心,防止这项事业被仆人、客人或者并非家庭成员的其他人发现。”





“我愿意请你们写各种各样的书,不论题目是多大多小都不要犹豫⋯⋯让思想的钓鱼线深深地沉入到河水中去。如果你们愿意让我高兴——还有成千上万像我这样的人——你们就刻意写游记、历险记、研究著作和学术著作,写历史著作和传记、批评、哲学以及科学著作。”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夫



过去女性作者的笔下,成千上万真实的“她”出现,当然,在适当的距离之下,主体赋予这些她者思考。小说的想象在此滋养的不仅仅是一种性别,而是女性的参与,将对立的界限逐渐消解。


作为独立意识传递的一种方式,不断的写作与不断的阅读,自由像浪潮一般,让单一权力本身与另一种视角共生。





“读小说的女性”



当然以上只是从女性创作者和小说写作的角度。那么,“读小说的女性”呢?这或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形象。


我们经常能从影视剧看到许多刻板的“文学少女”形象,但皆接近于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缺乏“灵魂”,终沦为他者凝视下的空洞符号。





《那不勒斯四部曲》里曾多次描写两个女孩在读书上的“竞争”——谁在社区图书馆借的书更多,谁更快学会了拉丁语与希腊语,谁能在读完某本戏剧的第二天与喜欢的男孩展开更亲密的讨论……


这才是鲜活真实的个体形象,不论我们初次忐忑地踏进图书馆是因为着何种目的,盼望通过知识实现阶级跃升也好,闲来无事爱智慧也罢——


阅读,获得知识,享受独自思考,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女孩们,去读书、去学习、去受教育,

记住掌握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拥有选择的机会。”


——《我的天才女友》







Read it.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看,读小说也好,写小说也好,看影视内容也好,都是将过去做为一种经验去学习共享,希望以下的一些与女性有关的小说、影视的推荐能让大家有一些收获。



 小说 


1.《小妇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2.《一间只属于自己房间》弗吉尼亚·伍尔夫

3.《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瓦

4.《面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5.《那不勒斯四部曲》埃莱娜·费兰特

6.《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7.《醒来的女性》玛丽莲·弗伦奇

8.《厌女》上野千鹤子 

9.《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上野千鹤子



 影视 


1.《小妇人》(2019) 导演: 格蕾塔·葛韦格

2.《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8) 导演:娄烨

3.《弗里达》(2002) 导演: 朱丽·泰莫

4.《饮食男女》(1994) 导演: 李安

5.《乱世佳人》(1939) 导演: 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 

6.《油炸绿番茄》(1991) 导演: 乔恩·阿维奈

7.《卡蜜儿·克劳岱尔》(1988) 导演: 布鲁诺·努坦 

8. 纪录片《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

9. 纪录片《三毛:沙漠新娘》 








勇敢自信地做自己

男孩、女孩们!



扫码添加小看,邀请你进入

看什么策展城市青年接头群


我们会在群内分享交流设计、空间、展览、艺术、影像等青年文化相关的内容。在这里你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看什么策展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的相关线上线下活动以及更多艺术文化行业动态,不定期还会有福利哦~



图片及材料整理自网络








看什么策展 LOOKURATING STUDIO

我们以公共性策展为逻辑,生产创意内容、视觉设计、活动策展、品牌策略,我们探索社会艺术性、城市与人,关注个体的鲜活性与感知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看什么策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